请人民阅卷⑮:环境美 产业兴 衡阳美丽乡村建设晒出“成绩单”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18日       来源:中国衡阳新闻网      阅读:44次

衡阳新闻网讯 记者赵福中 实习生陈凤报道 11月17日,“请人民阅卷”衡阳市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系列新闻发布会全市美丽乡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成就专场在市广电中心召开。来自市农业农村局、市交通运输局和市水利局的负责人向各媒体介绍相关情况。

“十三五”以来,衡阳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千村美丽、万村整治”工程的部署要求,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垃圾和污水治理逐步完善,“厕所革命”高质量推进,村容村貌明显改观,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文明风气成为时尚,农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显著增强。

坚持高位推进,彰显布局美

近年来,衡阳市委、市政府将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建设“最美地级市”的重要内容,以最大的行政推动、最严的督查考核、最强的执行力来推进。

完善工作机制。将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纳入对县市区党委政府考核,建立了市抓统筹、县(市)区负总责、镇村抓落实的责任体系。下发了《衡阳市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和责任人。2018年启动并完成了1211个村庄的规划编制工作,试点并完成了100个村的科学实用精简乡村规划编制工作。狠抓“空心房”拆除,腾退土地近2万亩,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

完善投入机制。通过财政投、项目整、乡贤助、群众筹等方式,2018年以来共整合各类资金40.62亿元投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引导农民、村集体和乡贤等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完善办点机制。实施“五县(区)、十乡(镇)、百村”示范创建工程,建立领导联点、工作队蹲村带乡机制,组建100个工作队。全市共示范创建100个村,其中市级领导领办36个市级示范村,成功创建了24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推荐申报7个精品乡村。衡阳县为湖南省美丽乡村建设全域推进县、衡南县宝盖镇等8个乡镇为湖南省美丽乡村建设全域推进乡镇。

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塑造环境美

近年来,全市以村庄清洁行动为抓手,全面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严格规范农村建房,有效整治中心集镇,村容村貌明显提升,农村“脏乱差”的局面得到彻底改观。

狠抓垃圾治理。全市101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已全部完成整治。全市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已基本实现全覆盖。已建成60余座乡镇垃圾中转站(不含县城),7个生活垃圾填埋场正在运营,已建成1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并已完成扩建),规划建设的5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设施,其中有3座已经开工建设。774个村实行城乡一体化保洁,1460个村实行镇村一体化保洁,共聘用环卫工人11200余人。

▲衡阳县西渡镇梅花村垃圾分类点

狠抓污水治理。以“一江四水”干支流沿岸沿线、饮用水源保护区为重点,坚持城镇与乡村同步治理,打好“碧水保卫战”。推进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全覆盖,在建73个,已通水调试的7个、已建成运行的10个、纳入或拟纳入市县城区管网的8个,全市147个乡镇中剩余56个已基本完成前期工作。全面整治黑臭水体,农村污水横流现象基本杜绝。

狠抓“厕所革命”。对照国家标准,实行改造标准、规划放样、施工队伍、验收奖补“四统一”,严把产品质量、施工质量、施工验收“三关”,严格实行“首厕过关制”。2018年以来,全市累计新改造农村户厕37万多户,新建公共厕所278个,全市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9.6%,一类县无害化厕所普及率全部超过90%。

20200713203916850.jpeg

▲珠晖区茶山坳镇金甲村的农村改厕现场点

狠抓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加强耕地保护和治理,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全市耕地平均等级达4.66等,较2014年提升0.34个等级。积极推进秸秆“五化”利用,截至2019年底,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4.18%。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应用,实施专业化统防统治416.73万亩,实施绿色防控351.49万亩。持续推进农药化肥减量行动,农药、化肥使用量比2015年分别降低33.4%和5.7%。大力推进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全面完成退捕任务,建档立卡渔民706户、1217人、渔船799艘全部退出,4125艘涉渔“三无”船舶已全部处置上岸并拆解。

大力发展乡村产业,推进产业美

产业发展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工程,衡阳市坚持规划引领、政策支持、资金引导着力发展乡村富民产业。

突出产业活村。培育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致富带头人,全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326家,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3家,合作社8434个,家庭农场4278个。建立健全““千企帮千村”的村企对接机制,新型经营主体帮扶贫困村实现全覆盖,全市90293户有产业发展能力、产业发展意愿的贫困户都得到了龙头企业、合作社的带动帮扶,2018年全国“一村一品”产业扶贫暨村企对接现场会在我市举办。稳步推进农村承包地改革,圆满完成了全市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任务,全市完成确权登记颁证村(居)2280个,确权农户138.73万户。持续深化农村集体经济制度改革,全面完成清产核资、成员身份确认工作,有改革任务的2519个村(社区)全部建立集体经济组织,全面消除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空壳村。

突出产业强村。狠抓大宗农产品保障,坚决扛牢粮食生产大市责任,粮食生产形势为近年来最好,2020年粮食播种面积达740万亩,粮食产量预计达到330万吨;培育了66个生猪养殖专业村,新建年出栏万头以上的现代化生态猪场234个;积极推进供粤港澳大湾区蔬菜基地和“湘江源”蔬菜品牌建设,设施蔬菜面积逐年扩大,蔬菜自给率逐年提高。大力实施“六大强农”行动,全力打造优势特色千亿产业,培育壮大“三黄两茶”特色产业。“衡阳湘黄鸡”获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黄贡椒创建为省级优质农副产品供应示范基地,祁东黄花菜被评为全省十大农业区域公用品牌,衡阳油茶获评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南岳云雾茶”获评“湖南十大名茶”。积极推进“一县一特”“一村一品”工程,创建衡东县霞流镇李花村、衡山县永和乡龙凤村等4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一大批乡村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了富民增收,2019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874元,“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8.37%。

▲第二十二届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衡阳湘黄鸡展馆

突出产业美村。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循环农业,为乡村增美添绿。全市“两品一标”认证总数达到213个,其中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从零突破,现已达到7个。大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之比突破2.5:1,休闲农业年接待人数超过1000万人,创建省三星级以上休闲农庄179家。祁东县、常宁市获评全国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县和先导区,累计打造了常宁塔山乡、衡阳县曲兰镇、衡东县三樟镇等国、省级产业强镇9个。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生活美

“十三五”期间,农村基础设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农村水、电、路、气、房和信息化建设全面提速,实现了村村通电、村村通网、村村通车,农民生产生活更加便利。

农村公路实现提档升级。“十三五”期间,衡阳市完成5286个/4150公里自然村通水泥(沥青)路建设,全市25户/100人以上自然村实现“组组通”;完成农村公路提质改造3278公里,完成农村公路安防工程4919公里。持续强化农村公路养护,全市农村公路列养率达100%,农村公路路面使用性能指数中等以上路比例达到85%。共创建管养示范乡镇64个,文明示范路2155公里。“十三五”期间,完成农村客运招呼站1640个。2019年底,全市2280个行政村已100%实现通客班车,实现了农村客运全覆盖。

农村水利建设成就瞩目。“十三五”以来,全市累计完成水利基本建设投资47.1亿元,其中,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投入6.01亿元,农村饮水安全累计投入10.25亿元。对欧阳海灌区和18个中型灌区实行了节水配套改造,有效解决了32.75万建档贫困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全市农村饮水安全实现了全覆盖,84.26%的行政村实现了通自来水。2017年以来在全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通过加强河湖保护治理,在畅河道、治沉疴、堵源头、调结构、建制度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湘江干流衡阳段水质全面达到Ⅱ类水质,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白水、耒水等样板河被评为湖南省“美丽河湖”。坚决打赢了防汛抗旱攻坚战,战胜2017年和2019年湘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发生的超长时间强降雨和大洪水,没有出现人员伤亡事故,夺取了抗洪抢险救灾的全面胜利,实现了“五个确保”总目标。

▲衡阳县西渡镇赤水村农村人居环境

农业生产设施更加完善。到“十三五”期末,已建成高标准农田151.3万亩,亩均粮食产能提高约110公斤。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发展,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612.54万千瓦,水稻综合机械化率达78.35%,油菜综合机械化率达67.15%。畜牧水产养殖设施加快升级改造,畜禽圈舍、自动饲喂、疫病防控等设施设备加快建设,畜禽养殖规模化率达70%,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100%。

注重宣传引导,培育风尚美

把推动乡风文明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抓手,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通过灵活多样的宣传形式,积极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细分农户卫生责任区,与农户签订“门前三包”责任状,规范和约束村民行为。以厚德同心积分银行为载体,设立垃圾兑换超市实行有偿回收,激发了村民参与垃圾分类、美化环境的热情。全面开展文明卫生村、组、户评比活动,推行“以奖代补”,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成效。充分发挥“一核五会”的作用,建立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创建6个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加强群众自治,通过制定村规民约、组规民约,立新规、破旧俗、抓传承,遏制铺张浪费、大操大办、买码赌博、庸俗表演、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使美丽乡村建设美在村景、丽在人心。

今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落实“六稳”“六保”措施,确保了农业农村经济企稳回升、持续向好,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实基础和有力保障,全市农村地区和农民群众即将同步迈入小康。衡阳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持续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建设名副其实的省域副中心城市、现代产业强市和最美地级市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