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产业数字化 加快湖南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04日       来源: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阅读:20次

以产业数字化 加快湖南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gxt.hunan.gov.cn 时间:2024年01月04日 07:58 【字体: 

  

  核心提示

  产业数字化是加速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有效途径。湖南需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数字体系,促进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数创”融合、“数实”融合发展。同时,应健全产业体系的数字生态,推动市县、城乡产业融入现代化产业体系。

  邹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24年要做好的九项重点工作中,排在首位的是“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湖南省委经济工作务虚会及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强调推进“4×4”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是湖南实现“三高四新”蓝图尤其是着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的重要引擎。数字技术全方位渗透到产业活动中,可有效促进优势产业和传统产业协调发展、新兴产业和前瞻产业(未来产业)互强壮大,对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以数字化加速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逻辑与路径

  产业数字化是以数据为关键要素、价值释放为核心、数据赋能为主线,利用新一代数字科技对产业链上下游全要素实行数字化升级、转型和再造的过程,可改善企业运营效率、决策水平、创新能力,具有数据化、网络化、智能化、虚拟化、个性化等特征。

  产业数字化对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具有深刻影响。一是将数据要素引入产业活动,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拓展传统生产要素边界,帮助企业从依赖地理空间集聚转变为依赖信息和数据实时交换的网络虚拟集聚模式,催生更明显的规模收益递增效应。尤其是将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化等数字化手段引入企业创新活动,能节约研发时间,找到便捷创新路径,产出更优创新成果,提升企业研发效率。二是企业生产过程数字化能突破传统的知识积累和从研发到应用的线性创新模式,促进各创新过程逐渐融合、各创新主体知识共享,推动合作创新高效,促进数字创新产品和服务快速迭代,并改造升级传统产业,使其焕发新机。三是管理活动数字化能为企业提供用数字化方式来模拟和管理其资产、流程、运营,不仅能提高运营效率,还可为企业探索新的发展机会。

  湖南产业体系数字化成效以及面临的困难挑战

  近年来,湖南产业体系数字化势头良好。一是数字化激活了优势产业创新。2022年,全省12家创新中心组织实施了10项国家级和16项省级科研项目,攻克无线无源传感器等行业关键核心技术10余项,建设了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先进封装技术研究实验室等一批高水平创新平台。二是数字化加速了传统产业改造升级。2022年,全省实施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重点项目467个,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79.7%,关键工序数控化率47.1%,工业互联网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中西部第一。截至2022年底,全省累计中小企业“上云”48.75万家,“上平台”2.39万家。三是数字化促进了新兴产业壮大。2022年,新能源汽车、锂电池产量分别增长43.9%、31.8%,软件信息、研究试验等新兴服务业营收分别增长16.6%、40.3%。四是前瞻产业获得了数字化驱动。截至2023年11月,全省高技术产业、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3.8%、8.7%,人工智能核心产业产值达108亿元、增长20%。

  与此同时,我省以数字化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还面临不少困难与挑战。一是数字化赋能产业活动路径单薄,没有构建与现代化产业体系相匹配的“4×4”数字化体系。我省5G、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新领域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4大类细分产业的数字化规模和质量有待提升。二是数字化赋能产业创新力度不够,没有形成与现代化产业体系相耦合的创新体系,“数创”融合力度不够。我省4大类产业发展大多缺乏核心技术,原创性、前沿性技术开发不足,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成果转化能力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一定差距。三是数字化对实体经济多为单向发力,“数实”融合发展力度不够。四是产业数字化发展环境还不够优越,产业数字生态有待完善,导致产业要素未完全实现共生、互生、再生,难以促进区域城乡深度协调发展。

  增强数字化赋能,推进湖南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以数字化赋能产业活动,构建“4×4”现代化产业数字体系。一是对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中小航空发动机、新一代自主安全计算系统等优势产业的研发、中试、生产、销售、服务全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二是对现代石化、绿色矿业、食品加工、轻工纺织等传统产业普及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对大量数据的深度挖掘和智能分析,提供更精准和个性化的服务,从而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三是用智能化、虚拟化武装新能源、大健康、空天海洋等新兴产业。利用智能化改进现有信息处理方式,壮大内生增长能力;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在虚拟世界中体验现实世界的生产和服务活动。四是以网络化促进量子科技、人工智能、前沿材料、生命工程等前瞻产业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合作共进,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即时交流和共享,增强前瞻产业发展活力。

  以数字化赋能产业创新,促进现代化产业体系“数创”融合发展。一是以数字化赋能国家级“4+6”先进制造业和优势产业的核心关键技术创新,以数字化“4+4科创工程”为引领,加快引进“大院大所大企”,争取国字号实验室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二是以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智能化创新,侧重深耕产业基础再造、重大技术装备攻关。三是以数字化提升新兴产业全链条创新能力,提振新兴产业内生动能。四是以数字化赋能前瞻产业基础与应用研究、尖端科技研究,加强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合作创新。五是以数创融合整体推进产业体系建设。强化创新平台成果导向,依托数字化筑牢“政产学研用金”创新联盟;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创新投入、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完善科技要素市场和中试、验证平台,组织开展自主化创新产品示范应用;积极争创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将长沙打造为全球研发中心城市。

  将数字化融入实体经济,促进现代化产业体系“数实”融合发展。一是在现代化企业中建设“4×4”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大力实施“智赋万企”行动,推动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二是在企业层面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融合,加快传统产业及商贸、物流业企业的智能化、网络化,提升工业企业设计及生产型、生活型服务业企业的数实融合程度。三是大力提升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前瞻产业等企业的网络化、智能化程度,比如建设数字“种业硅谷”,建设智能化精准饲喂系统、产业机器人、生产流程监测系统等,发展智慧工厂,实现从研发、生产加工到销售全流程数字化。

  优化产业数字化环境,健全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数字生态。一是完善产业数字化与现代化融合发展的基础环境。从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三方面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数字化底层架构,推动三者与产业体系应用场景深度交互;打造开源、开放、交叉的协同创新环境;优化资金、项目等资源配置,完善产业数字化生态体系。二是建立健全与产业数字化相适应的制度体系。完善数据产权制度、数据安全保护制度、数据跨境流动制度等,加快制定修订各行业数字化转型、产业交叉融合发展等的应用标准,构建放管并重的数字规则体系。三是完善与产业数字化相适应的产业调控举措。各级政府应以依托数字技术强化产业调控,增强调控的系统性、整体性,防止潜在的营商环境恶化问题,建立不同微观主体之间的弹性协作机制,制定数字技术支撑产业调控的动态最优路径,及时响应和化解突发性事件带来的冲击。

  以数字化促进成果共享,推动区县、城乡产业主动融入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方面,促进区域间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加强合作和交流,共享数字技术和科研成果,实现不同主体间协作、不同领域资源共享,形成开放式、网络化的协调发展格局;另一方面,加快各市州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在市州城区、首府建设数据中心和云计算平台,在乡镇建设基本的数字基础设施,通过数字化手段深入推进市县产业协调发展。

  (作者系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大学国土资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常委)